2023年春季学期

Latest News

新闻与资讯

beat365官方网站将举办秦文琛筝乐作品专场音乐会

信息来源:beat365官方网站

  


beat365官方网站主办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成果

  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19:30

  beat365官方网站歌剧音乐厅


  本场音乐会曲目包括《太阳的影子Ⅳ》《落满天空的阳》《合一》等八首作品。这些作品在新时代古筝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实践中,坚守优秀的传统文化品格,勇于突破,独具匠心,立意高远,体现出秦文琛教授多年以来在民族乐器创作领域的潜心求索与丰硕成果。

  届时音乐会将由beat365官方网站民乐系古筝表演艺术研究方向在读博士、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刘文佳副教授担任古筝独奏, 她将同著名指挥家陈琳执棒的北京当代乐团以及竹笛演奏家李乐段瑞古筝演奏家李良子、张佳康,笙演奏家郑杨携手共呈佳作。

  琵琶演奏家兰维薇将为本场音乐会作导聆。


  节目单

  《太阳的影子Ⅳ》(2000)

  — 古筝独奏

  SHADOW OF THE SUN IV 

  — for Zheng solo

  《日出》《冬》(2010)

  — 为两架古筝和笙而作  

  SUNRISE

  WINTER 

  — for two Zhengs and a Sheng

  《吹响的经幡》 《风中的圣咏》(2011)

  — 古筝独奏

  PRAYER FLAGS IN THE WIND  

  PSALMING IN THE WIND

  — for Zheng solo

  《偃月赋》(1993)

  — 为两支竹笛与古筝而作

  IN PRAISE OF 

  THE MOON

  — for two Bamboo

  Flutes and Zheng

  《落满天空的阳》(2016)(首演)

  — 为两位演奏家和一架多弦制古筝而作

  THE FALLING SUNLIGHT

  ENVELOPING THE SKY 

  (world Premiere)

  — for Two Soloists and a

  Multi-stringed Zheng

  《合一》(1998/1999)(中国首演)

  — 为古筝与室内乐队而作

  HE YI ( China Premiere)

  — for Zheng and Ensemble


  乐曲介绍

  《太阳的影子Ⅳ》(2000)

  —— 古筝独奏

  为独奏古筝而作的《太阳的影子Ⅳ》共有五个部分:籁――长调――静谧与光--行云――弦子上的歌。(演奏时,段落之间并不停顿)这五个部分有各自不同的意境,而每一个部分又都和数字“9”有关。比如:在第一部分:“籁”中,共有36(4×9)个声响,色彩各异。

  《太阳的影子Ⅳ》仿佛是一首童年的梦幻曲,有些情景稍纵即逝,再也无法找到。在“静谧与光”和“行云”中,古筝应用了很多特殊的奏法,有强烈的光感。“弦子上的歌” 模仿了蒙古四胡抹音的奏法,强调其民间和古朴的韵味。

  《日出》 《冬》(2010)

  ——为两架古筝和笙而作

  《冬》《日出》均选自《向远方---为中国民乐而作的30首室内乐曲集》。 

  《日出》是由很多“音响色块”组成的。这些“色块”大多由古筝引发并传递给笙作延展,由此形成了连续不断地色彩传递,像灿烂的光芒突破地平线,迸发而出。

  在《冬》中,古筝温暖的音色浸在由笙演奏的广阔而冷色的旋律线条中,表现出在巨大的孤寂中蕴藏着温暖的情感。乐曲力求以极简的材料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吹响的经幡》 《风中的圣咏》(2011)

  ——古筝独奏

  选自《向远方—为中国乐器而作的30首作品集》。吹响的经幡》和《风中的圣咏》是为独奏古筝而作的姊妹篇。两首作品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定弦——即将古筝的21根弦调成了带有微分音的单音, 这些音在四个八度的范围内被分成了五组。与此同时,在琴码的左边还获得了一组完整的西方早期教会调式音阶,这一调式的中心音恰好与琴码右边的单音相同。这种音高关系的巧合以及创作思路的独特性使这两首作品在古筝音响方面具有颠覆性的突破。

  《吹响的经幡》在音高上侧重于琴码右边的单音。全曲用琴弓拉奏,古筝也因此获得了非常丰富的音色变化。拉奏不仅能获得拉弦乐的柔韧性,还具有了铜管乐器的张力和气势,加之微分音之间产生出来的“扩张感”,使该曲具有了一种强烈的音响色彩。

  《风中的圣咏》的音高材料主要源于琴码左边的调式音阶。该曲除了纯净的音响外,还有一种模糊、神秘的“合唱声”贯穿于全曲。这种“合唱声”是由左右手同时用手掌扫弦而获得,它时隐时现,与琴码左边明确的调式旋律形成了对比。



  《吹响的经幡》|手稿页


  《偃月赋》(1993)

  ——为两支竹笛与古筝而作

  月,常常被中国古代文人视为玉洁冰清的象征。《偃月赋》的创作之初,受萧绎所作《月赋》中所绘意境的启发,如“白露暖空,素月流天”、“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声林虚籁,沦池濊波”….  该曲采用主题核心音变奏的手法来展开,变奏的段落之间用同音相间隔, 完整的主题则出现在乐曲的尾声,由两支竹笛奏出。

  《落满天空的阳》(2016)

  ——为两位演奏家和一架多弦制古筝而作

  该曲选自《向远方—为中国乐器而作的30首作品集》。乐曲开始,零星的声响从寂静中升起,营造出了一个巨大的音响空间。随着声响的逐渐增多、由远及近。在一个“光芒主题”的引导下,两位演奏家奏出极其丰富、灿烂的音响,似天地万籁。乐曲的尾声,“光芒主题”持续出现,并引导着音乐重归寂静。



  《落满天空的阳》|手稿页


  《合一》 (1998/99)

  ——为古筝与室内乐队而作

  作品中,作者试图将几种不同的因素相结合,通过对比、变化的手段,表达出一种特殊的艺术趣味。作者将中国传统音乐中节奏递减或递增的因素扩展到了其它的方面,比如速度。《合一》前半部分的速度变化为48—56—64—68—60—54—48—42,它是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这个变化也同样体现在音高和节奏方面。此外,贯穿全曲的唱腔(所有的唱段均由演奏家完成)也是该曲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乐曲结构的重要支柱。唱腔的三大部分从开始的有曲调感而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念白和吟唱,第三部分则是吶喊。

  古筝作为一件传统的中国乐器,在改曲中既保留了传统的演奏技巧,同时又赋予了它更多的新的色彩性的奏法。



  秦文琛 

  Qin Wenchen


  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教授、 博士生导师、beat365官方网站副校长。

  秦文琛是备受关注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意大利《音乐路径》评论他为“当代管弦乐界的杰出作曲家,其作品可以被视为东西融合这条富有发展潜力道路上的一个参照点”。曾接受过包括柏林交响乐团、波恩贝多芬国际音乐节、华沙之秋国际音乐节、德国巴伐利亚广播电台、法国国家电台、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众多国内外乐团、音乐节和电台的委约创作,已有百余支国内外乐团在世界范围广泛上演过他的作品,其中包括法国Intercontemporain 乐团、德国Recherche现代乐团、柏林交响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Antidogma欧洲现代乐团、日本东京都交响乐团、俄罗斯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荷兰新乐团、斯图加特室内交响乐团、瑞士凤凰室内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爱乐乐团、韩国现代乐团(CMEK)、波兰华沙爱乐—国家交响乐团和众多的中国乐团。

  主要作品包括:《际之响》(2001)、《五月的圣途》(2004)、《对话山水》(2010)等管弦乐作品20余部;《幽歌》(1990~)系列、《合一》(1998)、《地平线上的五首歌》(2005)、《太阳的影子》(1987~)系列、《唤起记忆的声音》(2006~)系列等室内乐作品40余部以及《向远方 —为中国乐器而作的30首作品集》(2010/11)等等。

  所获荣誉包括: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国务院政府津贴”、 文化部“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 “宝钢优秀教育奖”以及 “beat365官方网站金校徽”等等。

  秦文琛的全部作品由国际著名的音乐出版公司Sikorski Musikverlag 出版。 

  秦文琛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在上海音乐学院曾师从朱践耳、许舒亚等教授学习作曲, 1998年至2001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由beat365官方网站公派赴德国随Nic.A.Huber教授学习。

  筝独奏家介绍/ Zheng Soloist



  刘文佳

  Liu Wenjia


  古筝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中国器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弹拨乐教研室主任,beat365官方网站古筝表演艺术研究方向在读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院校奖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银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作曲比赛银奖,也曾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入选湖北省舞台艺术工程百人计划。

  刘文佳自幼习筝,1997年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附中,2003年被保送至beat365官方网站本科,2007年被推荐为beat365官方网站免试硕士研究生,200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师从王中山教授、李萌教授。近些年来,刘文佳致力于现当代筝乐作品的创作、演奏、推广和研究工作。她与多位当代著名作曲家合作首演、录制了一批优秀的筝乐新作品和民族室内乐作品,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奏、师生现代筝乐作品音乐会,并多次应邀在全国范围举办学术讲座,传播新音乐创作及演奏理念。她曾多次以独奏家和室内乐演奏家的身份出访欧洲、美洲及亚洲各国,在国际、国内重大音乐节中演出古筝独奏、协奏作品。她创作有《水墨淡彩》《飘风离兮,天地一沙鸥》《生·音》等多部民族器乐作品和筝乐剧场作品,出版有个人演奏暨作品专辑《阑隐花珊》,个人演奏专辑《自鸣》《生长》《流水》《暖春》。

  刘文佳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曾于《beat365官方网站学报》《人民音乐》《艺术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2013年刘文佳组建了无界筝乐剧场,探寻古筝表演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多元性。将文学、戏剧、视觉、舞蹈肢体等元素与筝乐主体相融合,几年来推出了多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原创作品,出版有原创剧场作品专辑《欲望的废墟》《剧场对话》。


  指 挥/Conductor :陈琳




  导 聆/ Introducer:兰维薇




  特邀演奏家/ Performers



  竹笛:李乐



  笙:郑杨



  古筝:李良子



  古筝:张佳康



  竹笛:段瑞



  大提琴:莫漠



  长笛:Clara Novakova

  (柯雅娜)



  双簧管:郑典



  单簧管:Vasko Dukovski

  (杜思考)



  打击乐:张啸驰



  打击乐:张杨洋



  小提琴:王温迪  



  中提琴:李孟真



  北京当代乐团

  

  编辑:邸思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