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3年3月6日下午,思政部在教学楼315会议室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赵旻,党委副书记苗建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春梅,全体思政部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由人文学部、思政部直属党支部书记何宽钊主持。
集体备课会上,思政部教师张奇志、齐冬红、于竞游、李文博、胡鑫老师分别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各自讲授课程有效融通推进“三进”分享了经验。董晓敏老师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为题做了教学展示。备课会上各位老师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此次集体备课会使老师们快速地熟悉与理解了教材与课程有关内容,学习和吸收借鉴了他人的教学经验,有效提升了老师们的备课质量和效率。
赵旻书记在集体备课会上作总结讲话,对思政课教师与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五点要求与希望:一是要认真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了解其中的科学方法和世界观,要处理好继承性、创新性问题,找到理论的根源。二是把理论武装和学生信仰相结合。思政课既是理论课,同时也是育人的实践基础课。从备课到授课的各个阶段都要明确任务目标,不断将思政课的课程学习和学生的成长目标结合起来。三是强化思政课创新。要抓住问题导向,将教师的授课风格和学生的接受方式结合在一起,尝试多种教学方式,解决学生的思想疑问,把课讲好。四是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情况,熟悉学生的要求,解决学生的问题,管理好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五是做好课程融入。思政课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既有固定的教材,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既要把理论性讲深讲透,同时要把该容纳的内容吸收完整。通过思政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校党委副书记苗建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春梅也分别针对如何建设好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思政课堂、如何发挥思政课教师主体能动性提出了要求与希望。
编辑:刘露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