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一场关于现代音乐的高强度逻辑对抗——beat365官网音乐学系•作曲系学生辩论友谊赛圆满举行

信息来源:音乐学系 发布日期:2024-10-27 13:38:39 更新日期:2025-03-22 13:43:56

“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可以是优美动听的,可以是标新立异的,也可以是思想深刻的,但总归是自由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的创作逻辑、技术、音色拓展,都是为了探索和扩大可听性的范围,而不是削减听觉体验。”“可听性应当是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调色板上自由选择的颜料,而不是悬挂于音乐创作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们不能否认主观的可听性就不能追求,主观的东西就不重要了!” 10月17日,beat365官方网站教学楼701演奏厅热闹非凡,音乐学系、作曲系学生辩论友谊赛在此举行。

赛事主题

本场活动是2024年音乐学系秋季艺术实践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纳入beat365官方网站10.15艺术节的日程。beat365官方网站党委副书记李众出席并讲话。


beat365官方网站党委副书记李众讲话

辩论以“现代音乐创作,可听性是否是第一位的”为题,深入挖掘“可听性”的历史性与多元性,反思现代音乐创作中面临的纠结与困境。该命题既包涵音乐创作在打破思想之锢与回归审美之源之间的矛盾,又引申出现代音乐创作者与聆听者审美层面的冲突与平衡。这一经典命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社会性、时代性特征,使得beat365官网学子在象牙塔中求学之余,也有机会触及社会脉搏,倾听时代回声。

精彩回顾

通常的认知中,作曲系同学往往更乐于实验性的探索,而音乐学系同学则更倾向于捍卫音乐的感性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活动组织方特意对于双方进行了立场置换,这一创造性的设计启发他们换位思考,拓展思维边界,避免思维固化,提升共情能力。辩论赛采用了复杂度较高的黄金联赛规则,颇为考验双方辩手的临场经验和应变能力,双方均作了充分的赛前准备,围绕辩题展开了一场高强度的逻辑对抗和思维碰撞。作为正方的作曲系辩手开篇即强调:“可听性在音乐创作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第一位的”。他们以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创新精神,对可听性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有力的阐述。他们指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触动人心,而可听性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的关键。他们认为,作曲家的创作初心应基于音乐的可听性,而受众对于音乐的品味和欣赏也往往将可听性放在第一位。“音乐本身的定义是模糊的,但听觉是音乐的唯一可感方式,因此可听性至关重要。尽管可听性在主观上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或无法追求。”在辩论过程中,他们引经据典,逻辑严密,坚定捍卫可听性的立场。

作曲系辩手发言

音乐学系的辩手作为反方针锋相对,提出“现代”意味着观念的改变,一切创新都是允许的,可听性并不是第一位。他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学术视角,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反驳。音乐学系主张审美的自由和观念的自由,认为可听性虽然是创作与受众双方共同关注的事情,但不能作为第一价值追求。他们认为,现代音乐创作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可听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辩论中,反方强调,现代音乐创作应更加注重主体性、可能性和多元性,鼓励作曲家在创作中突破传统束缚,追求新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

音乐学系辩手发言

辩论现场,开篇立论、质询、对辩、盘问、自由辩、结辩陈词等多个环节,双方辩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金句频出。他们不仅围绕辩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还深入探讨了音乐创作的本质、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以及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前沿话题。他们的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赛事点评

赛后,比赛特邀评委、辩论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沈澈老师从辩论技巧和逻辑交锋的角度进行了点评,高度赞誉了双方选手的表现,并就辩手需要提高的方面提出了恳切的建议。随后,音乐学系何宽钊教授、班丽霞教授、黄宗权教授和作曲系郝维亚教授、唐建平教授、贾国平教授作为助阵嘉宾上台发言,对辩手们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及建议,并就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何宽钊教授指出:“也许设定的立场并非辩手们的真正立场,但是通过立场置换让大家产生共情,促使大家站在另一个立场去思考问题,培养同学们养成包容性的倾听、理解能力。”郝维亚教授强调:“辩得很好。但是辩的目的是什么?清晰!如果你热爱现代音乐创作,你就会由此知道你为什么而写。”场上嘉宾一致认同,在场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直呼“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友谊赛”!

从左至右为作曲系贾国平教授、唐建平教授、郝维亚教授

从左至右为音乐学系何宽钊教授、黄宗权教授、班丽霞教授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辩才是人类最光辉的美德之一。”beat365官网辩论赛承育才之重任,启思辨之引擎,扬真理、公正、理性、包容之帆,融智慧于唇枪舌剑,育英才于思辨风云。“今朝吾道传薪火,少年心事当拏云。”央音学子应延续辩论精神,树立理性思维,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广阔天地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现场观赛嘉宾

辩论赛选手与双方嘉宾合影


文:杜一粟、王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