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2024秋季艺术实践周|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学术演讲

信息来源:音乐学系 发布日期:2024-10-15 14:34:57 更新日期:2025-03-22 14:40:30

时间:10月16日(周三) 14:00

地点:教学楼701


2024年10月16日,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将迎来一场精彩的博士研究生学术演讲会。六位博士生将采用TED形式,围绕音乐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展开演讲,展示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演讲旨在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激发新思维,助力更深入地理解全球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与演变。

演讲提要

冯钰文

冯钰文(2024级)《从阿多诺到斯皮策——两种贝多芬晚期风格理论的研究》

通过阿多诺与斯皮策对贝多芬晚期风格的不同理论分析,探讨音乐中的深刻生命经验与历史背景。阿多诺强调贝多芬晚期风格对早期作品的反思与批判,斯皮策则认为晚期风格是古典语境下的第三次发展。两者虽路径不同,却都通过细读揭示了晚期音乐形式中的独特性。

张颖

张颖(2022级)《俄罗斯埃文基人传统音乐的延续与变迁》

基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村落的田野调查,分析传统音乐在社会经济、国家政策与身份认同背景下的变化与传承。借助“超文化”与“亚文化”理论,揭示埃文基音乐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调整与变迁,同时保留其文化根基。

何毓奇

何毓奇(2022级)《器归于器,乐求于魂——后全球化时代下的器乐审美观》

讨论全球化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重点分析中国当代作曲家如何回归器乐的本质,追求个性化与本土化的审美取向。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审美打破了固有文化符号的限制,传统器乐得以更自由地表达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与融合。

潘俊汝

潘俊汝(2022级)《清代男性旦脚:跨越角色性别的艺术结合体》

从历史文献和音视频资料出发,梳理清代男性旦脚角色的演变与表演技巧。深入探讨旦脚的性别越轨现象对传统戏曲的深远影响,揭示这种艺术形式中的性别流动如何塑造清代戏曲文化,并反映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复杂认知。

潘捷

潘捷(2022级)《一种被遗忘了的昆腔——徽昆》

通过对徽昆这一戏曲分支的历史回顾,分析其从江苏传入安徽并逐步发展的过程,探讨其在皖南地区的兴衰。徽昆的独特腔调和表演风格为重新认识传统戏曲艺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展现了地方戏曲在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价值。

所煜涵

所煜涵(2022级)《古典名著与现代文化的交汇:由〈黑神话·悟空〉所涉古籍说开去》

以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为切入点,分析《西游记》在现代游戏中的再现与全球影响。通过对游戏中的文化符号、音乐创作和古籍引用的研究,揭示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作的深度交融,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对玩家的吸引力与文化传播。

本次演讲涵盖了从经典音乐理论到现代文化创作的多样话题,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与,共同探讨音乐学领域的前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