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与中共雄县县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县古乐’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在beat365官方网站教学楼701厅顺利举行。

“雄县古乐”是指广泛流传于河北省雄县各个村落的传统笙管乐。2006年起,由雄县的亚古城音乐会、开口音乐会、杜庄音乐会和赵岗音乐会四个乐社,联合以“雄县古乐”为名申报省级非遗项目成功,后于2008年又进一步获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参演的正是这四家乐社。

|
音乐学系主任何宽钊教授致辞 |
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吴晓萍、系主任何宽钊、副系主任刘小龙,中共雄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孟欣,智化寺京音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庆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王宇琪,以及部分教师、学生,出席和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吴晓萍教授主持。

|
音乐学系党总支书记吴晓萍教授介绍和讲解演出曲目 |

|
出席活动的领导 |
四家乐社分别演奏了不同的曲目,按照出场顺序,亚古城音乐会演奏了《翠竹莲》《讨军令》《祭刀》《沙落》;开口村音乐会演奏了《翠竹莲》《八板》《小沙落》;杜庄音乐会演奏了《十报恩》《五音悲叹》《打周仓》;赵岗音乐会演奏了《老来哥》《二番子》。这些曲目均为传统民间音乐会古曲,是研究民间音乐的宝贵资料。

|
亚古城音乐会演奏 |

|
开口音乐会演奏 |

|
杜庄音乐会演奏 |

|
赵岗音乐会演奏 |
演奏结束之后,师生与乐师们积极互动,乐师们介绍了他们所用的乐器,包括主奏乐器管子,以及云锣和打击乐器。

|
赵岗音乐会乐师张勇介绍云锣 |

|
亚古城音乐会史军平会长介绍小管 |

|
杜庄音乐会乐师刘立全介绍大管 |

|
师生们与乐师积极交流互动 |
“雄县古乐”的乐谱采用中国传统工尺谱记谱,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这是民间音乐中最为常见的传承方式。师徒在传承过程中,由师父口头向徒弟传授教唱工尺谱韵唱,并在韵唱过程中,围绕骨干音进行旋律润饰,这种润腔方法被称为“阿口”。
为了更好地体会工尺谱韵唱中“阿口”的润腔规律,亚古城音乐会会长史军平现场教唱了一首《左登赞》。现场气氛热烈,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学唱,并与乐师们积极交流与互动。

|
史军平会长教唱《左登赞》工尺谱韵唱 |

|
师生们学唱工尺谱 |
本次活动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县古乐”邀请入校交流和演出,使师生们能够近距离聆听和感受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再一次拉近了传统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距离。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与生命力,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对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封华星
摄影:米桢、洪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