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乐论讲坛|让·西奥多·罗耶和他的中国乐器图像集

信息来源:音乐学系 发布日期:2025-03-29 14:45:53 更新日期:2025-03-30 14:47:52

让·西奥多·罗耶(1737-1807)和他的中国乐器图像集

Jean Theodore Royer (1737–1807)and His Image Collection of Chinese Instruments

主讲人:兹德拉夫科·布拉热科维奇(Zdravko Blažeković)

时 间:2025年3月31日(周一)下午2:00

地 点:教学楼211

主 办: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


在18世纪,荷兰是与广州进行贸易的一个强国,许多荷兰的组织与个人都惊叹于中国物品的大量收藏,但其中没有一件在规模和种类上能与律师、古董商和早期汉学家让·西奥多·罗耶(Jean Theodore Royer,1737-1807)的藏品相提并论。罗耶从未去过中国,却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汉语的学习和中国历史文化的事业。作为一名精通多种古代和现代语言的语言学家,在1765年至1780年间,他收集了与中国生活各方面相关的物品,作为编写一本欧洲无法获得的汉语词典的基础。除了大部分来自广州的各种实物外,他还收藏了一套15幅大型水彩画,画中描绘了80种中国乐器,每幅画上都附有中文名称注释。这套藏品于1770年代抵达海牙,是欧洲现存最全面的关于中国乐器的调查资料,但由于这些图片属于罗耶的私人收藏,从未出版,因此一直不为汉学家和音乐史学家所知。如今,这些图片保存在莱顿的民俗博物馆之中。

间接证据表明,罗耶是从广州商人卡罗勒斯·王(Carolus Wang)那里获得这些图片的,他一直与王保持通信往来,王还向他寄送了一些其他物品。王也是英国音乐史学家查尔斯·伯尼(Charles Burney)了解中国音乐的一个渠道,后者通过马修·雷珀(Matthew Raper,1742-1826)与他交流。而雷珀是东印度公司(1767-1781)的英国商人,他收藏了一批中国乐器,这些乐器可能出现在这些图片中,其中一些乐器可能最终归伯尼所有。约翰·巴罗(John Barrow)在《中国游记》(1804)中复制了另一组雷珀收藏的中国乐器图片。

主讲人介绍

兹德拉夫科·布拉热科维奇(Zdravko Blažeković)是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全文数据库(RILM)的执行编辑,也是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音乐图像研究中心的主任。1998年,他创办了音乐图像学期刊《艺术中的音乐》(Music in Art),并于2016年创办了《视觉文化中的音乐》(Music in Visual Cultures)专著系列(由Brepols出版社出版),并一直担任编辑。他的研究领域涉及18世纪和19世纪东南欧和中欧的音乐、音乐图像学、管风琴学、音乐史学、希腊和罗马管风琴学在现代的接受情况、19世纪初之前欧洲和中国之间的音乐交流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占星术中的音乐象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