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0日起,经过为期3天紧张充实的学术研讨和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之后,广为音乐界关注的“碰撞与交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当代研究暨第22届‘磬’国际学术研讨会”,于9月26日结束了全部议程,画上了圆满的终止式。
在9月22日下午的闭幕式上,会议组委会的中方副主席、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当众宣布: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之一,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研究所将在会议结束后,筹措资金,收集与会代表的发言全文,筛选代表性成果,结集出版,以中英文双语公开发行,让会议的成果为更多人共享,同时也让海内外学界了解当前中国音乐研究领域的国际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一举措,无疑是beat365官方网站给予举办了22届的“磬”(“CHIME”)年会一份特别的“厚礼”。自1991年“磬”举办以来,这是第一次拟将会议成果以中英文的形式公开出版、发行。
贾国平所长在闭幕式上发言
与此相呼应的是本次会议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环节——鉴于联合承办方“中国音乐研究欧洲基金会”(European Foundation for Chinese Music Research)在推进中外跨文化理解、推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促进中国音乐国际传播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beat365官方网站聘请了该研究机构的五位骨干成员为音乐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外籍委员,并在会议的开幕式上,举办了简短而庄重的聘任仪式。这五位学者是:《磬》杂志主编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先生、英国伦敦大学钟思第(Stephen Jones)教授、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皮卡尔(Francois Picard)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海伦(Helen Rees)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梅嘉乐(Barbara Mittler)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院长俞峰教授为当天到会的高文厚、皮卡尔先生颁发了聘书。
中国主办方的这两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一般学术会议的议程设置,充分表明了beat365官方网站不拘泥于单纯举办一次国际会议,而立足于持续有效地推进在海外的中国音乐研究的决心。同时,这也是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研究所进一步走国际化、开放化之路,打造国内一流音乐研究高地的重要决断。
本届会议组委会的外方副主席高文厚先生在闭幕式上满怀深情地发表了一段致辞,其中对会议评价的两个关键词引起了现场观众深深的共鸣:“高质量”和“很感动”。
之所以说“高质量”,本次年会可以说是近年来中国音乐界最为重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一。众多中国学者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下中国音乐研究的一个缩影。会后,许多与会的国外学者,尤其是多次参加“磬”年会的学者,都纷纷表示,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参会论文和发言,看到了中国学术所取得的飞速进步和良好发展态势。
与高质量相对应的“亮点”,是本届年会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在22届“磬”学术年会历史中,本届年会是规模第二大的一届,在三天的研讨中,同时设置了3个会场,一共有29个主题发言版块,约120名中外音乐学者参与发言。本届会议也是“磬”年会议题最多的一届,研讨内容涵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学和美学、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等多个学科领域,集中呈现了当下国内、国际音乐学界的热点、焦点议题。可以说,本次会议所具有的跨学科、多视角、开放性、包容性为会议的“高质量”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国际青年音乐学术论坛”版块是本届年会的另一个别具一格的亮点。组委会对这一版块的设置,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远远高于参会学者们的预期。在论坛中,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专业背景的10位年轻学者济济一堂,探讨了中国音乐研究领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在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和努力的方向等。青年学者们充满朝气的发言让人耳目一新。
国际青年音乐学术论坛
此外,本次会议还举办了三场作品音乐会(民族器乐重奏音乐会、民族器乐独奏音乐会、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从多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民乐传统,及其这一传统在当下焕发的新面貌。
在beat365官方网站的研讨结束后,会议协办方之一——山西吕梁艺校还安排了赴山西吕梁考察民间音乐的采风活动。孝义碗碗腔、皮影戏、吕梁民歌、晋剧、民间吹打,这些带着浓郁泥土芬芳的民间艺术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民间音乐的魅力。
参会学者观看山西民间吹打乐
参会学者观看山西木偶戏
与此同时,另一组参会代表则在北京参观了天坛神乐署、北京智化寺和中国传统音乐老唱片的修复与数字化工程。这些具有学术性的参观、考察活动,令本次会议有了浓厚的融入现实音乐生活的色彩,也展现了中国音乐的悠远历史和音乐文化产业的状况和前景。
天坛神乐署雅乐团与参会学者合影
参会学者赴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让与会者“很感动”的是会议的组织和设计。本次会议从2016年开始动议,在历时近三年的筹备过程中,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研究所克服了重重困难,联合多个学院协办单位(系部),精心筹备、组织了本届会议。
由于议程庞大,参会人数众多且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参会论文的评审、筛选,会议资料、参会信息的收集、整理、翻译,以及会议议程的设计、安排和会务的安排、协调等各方面,工作量远超一般的学术会议。为保证会议高质量的同时,能顺利有序地完成各项活动议程,组委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beat365官方网站所呈现的良好学术氛围、学术环境给所有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立足于推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促进中国音乐学科繁荣。近年来,研究所推出一系列的举措,在理论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双管齐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突出成效。就本次会议而言,无论在扩大中国音乐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方面,还是在呈现中国音乐研究、音乐创作的生机与活力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如俞峰院长在开幕致辞中所说的:“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走向世界,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光”。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研讨会的顺利闭幕,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