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937》的音乐,该抒情的地方抒情,该强悍的地方强悍,电子音乐结合十分巧妙。邹航此次最大的成功,表现在他的成熟上。舞剧一开始,音乐没有显出像许多年轻人那样的‘暴躁’、很沉得住气,这也与他多年的艺术实践有很大关系。”
——著名作曲家 叶小纲
引言:
舞剧《南京1937》以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著名华裔女学者张纯如从发现《魏特琳日记》开始,从而步入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全剧以张纯如追寻被誉为“南京活菩萨”魏特琳的历程为主线,讲述南京大屠杀对遇害者、救助者和幸存者的命运冲击。
85年前,南京的寒冬,是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忘记的历史。在这部舞剧中,邹航老师用音乐语言描绘群像,对话古今。《南京1937》表现的不仅是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本身,还说明了在反人类行径面前,无论是亲历者还是后来人,其实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这正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带给人的感动和思考——唯有记住和反省,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近日,beat365官网作曲系副教授、作曲家邹航的作品《南京1937》,由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该作品曾获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类银奖、最佳作曲奖、最佳舞台美术奖和第十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隶属beat365官方网站,前身为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现任社长为作曲家、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张帅教授。公司承央音优秀教师成果出版之重任,成功地打造了众多代表中国音乐界最高学术成就的音像作品。自2022年始,北京环球音像开辟了版权代理、全球数字发行、艺术家经纪与多品牌运营等新的战略领域。
作曲家邹航与北京环球音像决定在围绕音乐艺术作品产出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其作品作为北京环球音像转型后推出的全新专辑,备受瞩目。《南京1937》已首发TME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并将于近日陆续上线Apple Music、Spotify、Amazon、YouTube、KKBox、My Music、Friday Music等全球各大音乐平台。
邹航,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协会电影音乐专业委员会委员。
自幼随父亲邹树亮教授学习琵琶演奏以及中国传统民间音乐。1987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琵琶专业,先后师从周谦、周红教授,并得到方炳云先生的悉心指点。1990年转专业为作曲,先后师从赵德义、晏成佺、彭志敏、冯广映等多位教授。1993年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师从唐建平教授,1994至2001年师从叶小纲教授,2001年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邹航的作品曾获荷兰“格地姆斯国际作曲大赛”年度唯一大奖、“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作品最佳作曲奖、中宣部第十届和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词曲)、“第九界广东省艺术节”金奖、“台湾省交响乐团第六届徵曲比赛”佳作奖等荣誉。他的作品还曾多次入选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回顾展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20年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资助项目,以及国家艺术基金等 。
主要作品包括:
舞剧:《南京1937》《绣娘》
音乐剧:《诗经·采薇》
管弦乐:《2011》《北京色彩》《宁波色彩》《青岛色彩》《赓歌》
民族管弦乐:《佛跳墙》《雷打芭蕉》《北京声音》《南囿秋风》《流光溢彩》
协奏曲:琵琶协奏曲《长歌行》,二胡协奏曲《锦秀》,琵琶、京胡协奏曲《破阵》,打击乐协奏曲《钟鼓和鸣》《钟鼓楼》
室内乐:《十八罗汉》《E-Time》《醉舞金刚》《十变五化》《恩施色彩》《巍巍江汉关》
钢琴独奏/重奏:《爵士的距离》《彩云追月主题变奏曲》《十面埋伏》
艺术歌曲:《忠诚》《誓言》《追寻》等。
其个人作品已在欧、美、亚、大洋洲30多个国家上演,其中包括:新西兰国家艺术节、澳大利亚奥克兰和布里斯班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中国东盟音乐周等国际音乐节,以及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歌剧厅、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堂、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乔丹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北京音乐厅、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北京中山音乐堂等著名音乐场所。
其部分作品已由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电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卫星频道播出,并被德国Wergo唱片公司,Naxos唱片公司,荷兰NM Extra唱片公司,人民音乐出版社,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中国文联音像出版公司,广东音像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以及瑞士、中国台湾等唱片公司与“学习强国”网络学习平台收录及推广。
作为作词人,邹航曾为叶小纲教授的多部作品作词,其中包括《长城交响曲》《西藏之光》《蓝天交响乐》《共和之路》等交响作品,以及《阳光普照大地》《上海沧桑》《大地之子—蔡希陶》《共和国往事》《香港岁月》《至高荣誉》《香港岁月》《花季雨季》《惊世商情》等影视剧主题歌。他还曾为《女帅男兵》《爱的记忆》(中韩合拍)《伴你到永远》(又名《心碎》)等影视剧,以及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春节晚会等活动的主题歌担任词曲创作。
作为音乐总监,他还曾受邀担任崔健摇滚交响演唱会、凤凰卫视周年台庆庆典晚会、中国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大型水影秀《烟雨春秋》、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梦幻水立方”大型水景声光音乐会,以及电影《集结号》《功夫之王》《赤壁》《梅兰芳》《风声》《十月围城》《唐山大地震》《大兵小将》《让子弹飞》《1942》全球首映礼等音乐会及活动的音乐总监。
作为教师,邹航所教授的学生已有近百人次获得国内外作曲比赛奖项,其中包括:意大利“朱塞佩·拉奇蒂国际音乐比赛”、意大利“阿米达拉国际音乐比赛”作曲组、俄罗斯“肖斯塔科维奇国际音乐比赛”作曲组等特等奖,以及塞尔维亚“邓恩国际作曲比赛”、奥地利“弗朗兹·舒伯特音乐学院国际作曲比赛”、意大利“唐文森特维蒂国际作曲比赛”、意大利“阿米达拉国际音乐比赛”作曲组、beat365官方网站“炎黄杯”作曲比赛、美国“纽约青少年艺术家音乐比赛”作曲比赛等一等奖等。他还获得意大利唐文森特维蒂国际作曲比赛、肖斯塔科维奇国际音乐比赛、美国Golden Key国际音乐比赛、beat365官方网站附中第三届奖学金制校内器乐比赛等优秀指导教师奖,因教学成绩突出,获beat365官方网站附中首届奖教金表彰。
在专辑发行后,北京环球音像特派员关永琪在微信视频号直播间采访了邹航老师,围绕其新专辑《南京1937》以及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实践的发展进行了深度访谈。未来更多精彩内容也将在“支声”中陆续推出。
“支声(Heterophony)”是北京环球音像旗下艺术品牌,包括音乐家专访、讲座、直播、短视频等多个板块。
“支声”音乐家专访系列,力图从丰富活跃的基点出发与音乐家进行深度对话,用灵动的、有温度的文字记录思想的火花,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探寻音乐家的艺术理念,发掘和记录音乐背后的故事。
寻找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根”
“作曲家邹航专访”
Interview with Zou Hang
邹航:ZH
北京环球音像:BJHQYX
BJHQYX:这部作品是为舞剧《南京1937》创作的音乐,您可以为听众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创作过程吗?
ZH:我想,当每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个作品名称时,都知道在1937年的南京发生了什么事件,这是令所有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记忆。《南京1937》是2005年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委约作品,当年,青年舞蹈编导佟睿睿想创作一部关于纪念南京大屠杀罹难者的舞剧,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我。《南京1937》的主创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30多岁,用现在的话说是“正青春”,部分主创甚至是第一次参与舞剧创作,包括我自己,肯定会存在一些经验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所幸,我们热情高涨、志同道合,有着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的动力和决心,我们是一个凝聚力非常强的团队。
在创作开始之前,我们主创团队前往南京进行采风,除了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进行参观学习外,还在南京城中走街串巷,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因为在这个题材中,遇难者大多是普通民众。同时,我们还去了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也就是当年被称为“南京活菩萨”的美国教师魏特琳保护中国学生的场所,寻觅历史的痕迹,并与南京当地文化界人士进行座谈,了解南京传统文化。
从南京回来以后,我把自己关在家里创作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围绕舞剧进行了艰苦地创作。面对如此重大历史题材的舞剧,在音乐上如何创作与表现,需要一一攻克的难题很大。我经常觉得,作曲是“一个人的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没人能帮你。不过也有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晚上,导演、编舞、演员等七八个人拎着洗漱用品来我家安营扎寨,要来当“监工”。我把他们安顿好以后,就在工作室写了一晚上。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工作就是在晚上,比较安静一些。等他们早上起床后发现我还在工作,就非常理解我了,于是主动撤退,让我安安静静地慢慢写。所以,这一路上也是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2005年,《南京1937》首演全家福
BJHQYX:舞剧音乐创作和其他类型的音乐创作之间有什么不同?
ZH: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自己独立创作的舞剧一共只有2部,一部是《南京1937》,一部是《绣娘》。所以,我还是着重分享一下创作中总结的一些心得。我认为,舞剧音乐会受到剧本框架的影响,需要具有线索性,与主题相互关联。在《南京1937》中,有一段南京城主题在设计的时候比较困难。因为从中国版图上来看,南京的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在那个年代,南京作为政治和军事要地,又承载了一个大的概念,所以我最终还是把它的主题设计得比较辉煌。当这段主题转入到大屠杀之后,就转换成小调了,变得非常阴暗和压抑。
《南京1937》剧照:《受难的百姓》(摄影:金一伟)
BJHQYX:通过情节去连接,以此来形成对比,是这样吗?
ZH:是的,听唱片的朋友们可以留意一下,当它变成小调以后,你会马上感觉到这是崩溃后的情绪,这是它所具有的关联性。在音乐的设计上,也有一些难点需要处理,比如侵略者的主题怎么写?这个主题需要让观众感受到日军武装力量的可怕和侵略者的邪恶残暴,泛调性和无调性的作曲技法给了我帮助,这种技术在音响上比较刺激,不协和。同时在侵略者进攻南京城这段音乐中,还大量运用了打击乐,以此来塑造军队的群体性。毕竟舞剧是一种抽象的表达,不能通过人数的堆砌来表示场面的宏大。
此外,《南京1937》中有一段音乐是描写南京城市民众生相的,有普通市民、女学生、小孩、小偷、警察、黄包车夫等,总共12分钟。如何把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写得栩栩如生?这是值得思考的。但如果给每个人都设计一段主题的话,要么时长不够,要么主题混乱。最后,我在这里面运用到变奏的方式,把少数的音乐主题通过变奏形成多个角色性格,再通过叠加、穿插等多种组合手段,让它形成相对统一又个性鲜明的音乐特征。
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当时的青年录音师刘逸用一种录音手段把提琴弓子拉奏镲片的声音处理成环绕立体声,想让观众感觉到是一把屠刀贴近脖颈环绕一圈。这个音响做的特别成功,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在听的时候找找这个地方。
《南京1937》剧照:《南京城百姓》(摄影:金一伟)
BJHQYX:音乐中所具有的线性流动和舞蹈动作的肢体表达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ZH:相信写舞剧的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一些即将要写舞剧的年轻作曲家也要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作曲家应该成为舞剧的半个导演,需要具备导演思维。在创作的时候我会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音乐它会怎么跳,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动作?通过自己的想象,再把它转化成音符。在创作《南京1937》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体验,一般舞剧音乐创作是先写音乐,再根据音乐编舞蹈。但因为这部舞剧的作曲者只有我一个人,为了赶进度,我建议先编舞再创作音乐。等他们排练完成以后,我按照排练录像,在音序器的速度轨上把速度一点一点测算出来,最后小样出来的时候,与舞蹈结合得严丝合缝。这件事其实挺有意思的,先排动作,再写音乐,反过来了。所以未来写舞剧的话,也可以考虑将这两种方法互相交叉。
BJHQYX:的确,这样创作思路就不一样了,一个是先设计音乐,一个是根据舞蹈动作来设计音乐。
ZH:对,思路完全不一样,而且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做,当然没有问题,因为艺术创作规律经过实践,已经得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如果有时候不按常理出牌,反而可能会收获很多惊喜。我觉得可以为后面舞剧音乐的创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018年主创团队再聚首
BJHQYX:您在一幕二场“南京街景”中运用了南京地区古老的原生性说唱曲种南京“白局”,是去南京采风的时候听到这段音乐的吗?
ZH:没错!当时采风的时候,其实没有提到“白局”,我是在翻阅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它。“白局”是南京地区唯一的古老说唱曲种,距今600多年了。我觉得这个应该会很有特点,就委托当地人士,经过多方途径,在南京市下面的文化馆中找到了仅存的2首,如获至宝。最终我选定的这首有一点像《四季歌》,通过说唱的方式来讲述南京城一年的风景民俗,很有历史感和年代感。
再说一个小秘密,这段“白局”唱到4月结束是因为正好4月是我的生日。唱完4月风俗之后,白局的声音淡化下去,呈现出纯粹的舞蹈音乐。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一个大难题,我们拿到的磁带年代已久,音质有一些受损,感谢录音师的修复。
BJHQYX:在衔接“白局”音乐和其它类型的音乐材料的时候,如何避免生硬的罗列?
ZH:这个涉及到作曲技术层面的内容了,但是不管用到什么样的技术技巧,只要音乐本身是顺畅的,那就没有问题。我跟学生上课也讲这个问题,作曲必须要理性和感性并存,如果理性占据全部的话,很有可能触动不了人;相反,如果感性多于理性,很有可能学术价值会降低。
我在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做到可听性和学术性的并存?很多作曲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也都在不断地进行尝试,我只是说我自己的理念,我希望普通观众听我的作品时,不需要做作曲技术的分析,只要听着觉得喜欢就好了。如果是专业学者去分析我的作品的话,应该能看到里面存在的技术含量。所以这也是在我近些年创作中一直努力的方向。
《南京1937》剧照:《记忆的人海》(摄影:于大雪)
BJHQYX:您在曲中运用了像南京“白局”这样的传统音乐语汇素材,中国传统音乐是动态而鲜活的,也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您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创作中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ZH: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回想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史,从黄自、贺绿汀、杜鸣心、吴祖强等先生,到我的老师叶小纲,还有郭文景老师和他们的同班同学谭盾、陈其钢等老师,都在积极地吸取中国音乐文化养分。从我自己本身的角度来说,我的作品中基本上都包含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中国传统音乐本身来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如果对于自己民族的语言都不了解、不熟知,那么我们可能会失掉创作的根本。特别是地域性音乐风格的创作,像《南京1937》是在写南京,那就要到这个地方去采风。采风,就是收集民风。民风用我们常说的四个字形容就是“吃喝玩乐”,听起来好像很玩世不恭,其实不然,简单来讲,我们必须跟他们进行一些深入地交流。比如说去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你跟他吃饭喝酒,往往到最后他才会真情流露,把真正的绝活告诉你。
BJHQYX:是的,很多中国民间音乐的产生和流传都是跟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密切相关的。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广泛吸收民间音乐语汇,是不是比较符合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潮流呢?
ZH:对,刚刚说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另外需要考虑的是它要如何发展。作曲家正在努力的方向应当是,既要传承,又要发展。现在国内也是举办了一些关于中国风格题材的作曲比赛,非常好,这样给大家对于中国风格作品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BJHQYX:您曾经有过学习民族器乐的经历,您认为这段经历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ZH:当然,我从小跟我父亲学琵琶,虽然当时也感受不到什么是民族音乐,但是也像现在的琴童一样天天练琴,童子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首先,学习民族乐器对于旋律感的培养是非常好的。中国民族乐器非常注重旋律性,它的结构不像西方那么具有框架性,但是一定会强调旋律。其次,是促使我更有兴趣了解不同民族的乐器。上一次去新疆采风,新疆有很多弹拨乐器,我就可以拿一件弹拨乐器自己来弹一弹进行了解。2006年去越南采风的时候,带回来一把琵琶,就是中国古代琵琶的形制。再次,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作曲思维。我的音乐经常用到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根源也是来自小时候对于民族乐器的学习。所以,会一件乐器对于作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邹航在6岁时参加演出留影
BJHQYX:您的很多作品里也都有中国元素,像您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佛跳墙》也曾随中央民族乐团和广州民族乐团去欧洲巡演。您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世界听众传递出怎样的心声?
ZH:我是一位中国的作曲家,必须要掌握之前讲到的“根”,我们的创作先要跟上文化,同时希望尽可能在作品中传达自己对当代音乐的思考。当代音乐会融合很多音乐形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所以很多作曲家都在吸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内容,把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你说的《佛跳墙》它的主题素材是潮州音乐,属于广东岭南地区的音乐。岭南音乐自古以来就是开放包容的,这是他们的精神。我创作《佛跳墙》的时候,在里面藏了很多当代音乐素材,例如融入了流行音乐风格等,我完全可以按照个人语言大胆写,因为在吸收潮州音乐素材的时候,我的作品已经有了中国音乐的“根”。
邹航1岁时与父亲的合影
BJHQYX:您之前还受邀担任了崔健“摇滚交响乐演唱会”的音乐总监,对于“摇滚+交响”的跨界合作,您有什么感想?
ZH:我特别喜欢跨界,在我的作品中,基本上能够涉猎的音乐种类都有所接触,这是我的个人爱好。我从小学民族器乐,到高一转到作曲专业开始接触古典音乐,那时正好又是港台流行音乐兴起和中国摇滚乐萌芽的时期,什么都听,什么也都爱听。2000年的时候,我和黑豹乐队、轮回乐队合作,完成了《赶圩归来阿哩哩》,这可能是中国摇滚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摇滚交响作品。2010年,我做崔健“摇滚交响乐演唱会”音乐总监之前,其实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和反复的沟通,最终才决定做这么一件事。我在里面刻意安排了一些西方经典古典音乐片段,与摇滚进行直面的碰撞。在这之中,我有一个思考:如果我们在改编的过程中,去原创自己的音乐,是不是也可以呢?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那就是利用受众面更广的摇滚交响演唱会去普及交响音乐,那么选取一些经典的片段,效果可能会比原创的更好一些。
BJHQYX:确实,大家会更熟悉经典的片段。
ZH:对,这样会跟观众的距离近一点。但是、我建议还是尽可能地让自己保持音乐信息的丰富度,不要给音乐打上壁垒。既然我们身处同一个世界之中,那么不妨多一些包容。音乐也是世界性的,不必太过拘束。
BJHQYX:现在音乐界有很多跨界的尝试,也是一个新的潮流。在这种比较大的语境环境之下,我们如何在大跨步迈向创新的同时,去甄别什么是好的跨界音乐呢?
ZH:首先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学生阶段大家可能没有辨别能力,不能完全分辨出好坏。如果是被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出版社或唱片公司出版的作品应该是经得住考验的,可以依据这个方向去选择。另一个问题则是“对与错”,其实都是个体观点。学生时代我的老师跟我讲:“音乐没有对错,只有喜欢不喜欢。你喜欢这个音乐,它就是为你而作;你不喜欢,它就不是为你而作的。”与其花时间去判断,不如不断地去写。作曲没有唯一性,我们要保证多元化发展,广泛吸收各种音乐素材去丰富自己的创作。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去尝试,中断了尝试,就有可能放弃尝试,做任何事都是坚持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专访整理完成于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
采访/撰稿:关永琪
监制:陈芷茵、关永琪
邹航《南京1937》已上线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微店预售,欢迎大家扫描二维码跳转选购!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出版与全球数字发行的想法和问题,欢迎致电垂询!我们将用专业和热情为您搭建专属制作团队,针对您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且个性化的出版、发行、宣传等服务!
实体出版与全球数字发行咨询:
旷老师13146339097
张老师18901192952
白老师13436997375
编辑:邸思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