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eat365官网指挥系教授、指挥家沈浩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专辑《罗马的松树》,由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并全球发行。
作为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教授,沈浩同时也是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任课教师,青年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多年来,沈浩教授一直与国内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排练演出音乐作品,上演了众多经典曲目,并与航天国乐室内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已经长达十几年。
此次出版发行的《罗马的松树》是音乐会现场版专辑,由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副教授,电子音乐作曲、音乐录音双专业硕士生导师朱诗家老师的团队担任录音,呈现了高品质的音响效果。(点击跳转官微查看专辑展示)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隶属beat365官方网站,前身为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现任社长为作曲家、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张帅教授。公司承央音优秀教师成果出版之重任,成功地打造了众多代表中国音乐界最高学术成就的音像作品。自2022年始,北京环球音像开辟了版权代理、全球数字发行、艺术家经纪与多品牌运营等新的战略领域。
沈浩教授与北京环球音像经反复磋商后,决定在围绕音乐艺术作品产出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罗马的松树》作为北京环球音像转型后推出的专辑,备受瞩目!该专辑已陆续上线TME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Apple Music、Spotify、Amazon Music、KKBox、My Music、Friday Music等全球各大音乐平台,敬请期待!
沈浩,指挥家,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教授、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配器法教师,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作曲理论博士。
1991年,沈浩进入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本科学习指挥,师从俞峰、郑小瑛、徐新、韩中杰等中国著名指挥家。毕业后被中央芭蕾舞团乐团留用担任指挥。在此期间,与中央芭蕾舞团合作排练了柴科夫斯基《天鹅湖》全套舞剧。
1997年担任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乐队指挥以及室内乐课教师。1998年起,担任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总谱读法教师,以及指挥系学生考前视唱练耳课程的训练。自1998年至今,几乎所有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的学生都受过沈浩的视唱练耳训练。
2000年,沈浩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攻读研究生,师从俞峰、吴灵芬教授。2002年获得乐队指挥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担任总谱读法课程教师。这门课程是教授如何在钢琴上弹奏交响乐总谱,也是指挥系的必修课程。同时,沈浩也担任指挥法主科的教学工作。
2007年,沈浩攻读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管弦乐法博士研究生,师从beat365官方网站前院长、作曲技术理论家刘霖教授。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2021年开始担任beat365官方网站作曲系配器法教师。
沈浩长期担任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总谱读法课程的教师,他把这门课与配器法课程进行融会贯通,使得其教学与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并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的指挥主科教师,沈浩在教学中敬业认真,把视唱练耳、总谱读法以及配器法等作曲技术理论的知识融入指挥主科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专辑发行后,北京环球音像特派员温雯专程采访了沈浩教授,围绕《罗马的松树》以及对古典音乐、指挥专业、音乐学习之路的许多话题展开深度交流。未来更多精彩内容也将在“支声”中陆续推出!
“支声(Heterophony)”是北京环球音像旗下艺术品牌,包括音乐家专访、讲座、直播、短视频等多个板块。
“支声”音乐家专访系列,力图从丰富活跃的基点出发与音乐家进行深度对话,用灵动的、有温度的文字记录思想的火花,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探寻音乐家的艺术理念,发掘和记录音乐背后的故事。
指挥是“想”出来的
“指挥家沈浩专访”
Interview with Shen Hao
沈浩:SH
北京环球音像:BJHQYX
BJHQYX:您可以为听众们介绍一下这张专辑包含的曲目吗?
SH:这张专辑是我在前年和去年的两场音乐会中精选曲目的合辑。一共包含两首曲目,一首是印象派的作品,是雷斯皮基创作的罗马三部曲中的一部,也是最精彩的一部——《罗马的松树》;另外一首是勋伯格最优秀的一部作品——《升华之夜》。这两首曲目的特点是可听性非常强,大家不要听到勋伯格就觉得“害怕”,《升华之夜》是他最好听的、最为听众所接受的曲目,也可能是上演率最高的曲目。
BJHQYX:为什么把这两首作品组合在一张专辑呢?
SH:其实,原本这张专辑应该是我去年冬天的一场音乐会,里面的两首曲目是《升华之夜》和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但是我们演《第六交响曲》时出了状况,演奏到一半时,西城区停电了,音乐厅一片漆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乐队非常棒,在一片漆黑中演奏了大概30秒钟,直到来电。但是录音就不得已中断了。音乐会结束后,录音师朱诗家老师和乐队沟通,想补录中断的那部分段落,但乐手们从下午开始走台一直到晚上演出,实在太疲劳了。所以,那一场的贝多芬《第六交响曲》不完整。我们需要找一首作品替代《第六交响曲》,在选曲过程中,听到了《罗马的松树》,那是前年冬天演出的曲目,我们听后觉得非常好,并觉得这两首曲目都是20世纪的作品,搭配在一起正合适。
2017年6月
沈浩老师与beat365官方网站交响乐团在北京演出
BJHQYX:指挥类似勋伯格这样的现代作品,与指挥其他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时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SH:从音乐表达上来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勋伯格这首作品不算是特别现代的,它还是调性音乐,但里面也有大胆的和弦应用。勋伯格这样的作曲家并不是为了写和弦而去写和弦的人,只是因为原来的音乐材料已经不能表达他内心复杂的感受,才会去写更加“出格”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感受的是他和之前的浪漫派不一样的情感。从实际的排练来说,因为音高更复杂了,所以对听觉敏感度的要求更高。
2018年6月
沈浩老师与beat365官方网站交响乐团在吉林的演出
BJHQYX:您指挥一首作品前会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SH:准备工作和大家都一样,首先是去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音乐史方面的东西,然后读谱子,从技术方面去分析作品,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也是特别复杂的过程。从完全不了解这部作品,到一步一步地去了解它,有些作品演完以后还会发现当时没有发现的东西。所以,读谱是一个指挥家最重要的工作,是准备时最重要的一段过程,是要一辈子去挖掘的过程。
2018年8月
沈浩老师与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在beat365官方网站演出
BJHQYX: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指挥这个专业感兴趣并开始学习指挥的呢?
SH:我对指挥感兴趣是在上本科的时候,我原来弹钢琴,后来上了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本科,但那个时候也是粗浅的兴趣,当时的感觉就是,指挥曲目的庞大、戏剧性、复杂程度和弹钢琴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来深入了指挥专业后,没有想到这个专业这么难,需要付出几乎所有的精力,但也是特别有趣的,非常有意思。
BJHQYX:您曾师从俞峰、郑小瑛、徐新、韩中杰等著名指挥家,在这些大师的教学中,有哪些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SH:我确实跟很多老师都学习过,但是其中时间比较长的,就是俞峰老师和韩中杰老师,郑老师和徐老师教我的时间比较短,我主要还是从俞峰老师和韩中杰老师那里获得了很多的帮助和教益。其中,俞峰老师对我的帮助是最大的。因为我刚入学的时候,他正在“青交”担任指挥,那时我基本上每天都去看他们的排练,默默学习。后来我又转到他的班上,跟他学习,后来他去了德国留学,然后我就转到了韩中杰老师的班上。这两位老师在本科阶段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俞峰老师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他对音乐极致严谨、认真的态度。从而我感受到,学习指挥,对待总谱上每一个记号、所有的东西,都要极致认真地去对待。俞峰老师令我触动的另外一点,就是他顽强的意志,他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尽一切的办法达到目标。这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意志,对指挥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018年12月
沈浩老师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北京演出前走台
BJHQYX:第一次作为指挥站上舞台,指挥整个管弦乐团的时候,您还记得当时内心的感受吗?
SH:我第一次比较正式地登上舞台是在本科五年级的时候。当时,中央芭蕾舞团排练芭蕾舞剧《天鹅湖》,他们正好缺少指挥,所以我有幸和中央芭蕾舞团的乐队合作,参与了《天鹅湖》的排练及最后的正式演出。因为第一次登上舞台就与这么棒的乐队合作,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舞台下面坐着密密麻麻的观众,我的指挥棒挥起的一瞬间,整个乐队奏出的音乐,震耳欲聋的音响,真的太震撼了,我觉得这种感觉太棒了!
沈浩老师与中国交响乐团的
演奏家参加“魅力华夏”音乐节的排练
BJHQYX:在舞台下,您期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SH:我们在舞台下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我希望能跟自己的小朋友在一起,多点儿时间陪他。
BJHQYX:平时生活中,您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SH:我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乐谱,看书。在疫情期间,我还写了很多东西,比如一些科研学术项目。切利比达克曾对巴伦博伊姆说:“咱俩去一个岛上,什么都不干,就在岛上呆5年。” 巴伦博伊姆说:“我不去。”切利比达克说:“你就是个坏胚子。”当然,他们之间都是开玩笑。像他们这样的大师,演出太多了,要是关5年在那里,肯定受不了。但我觉得,有的时候,人需要这么一段时间,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专注地思考,这段时间里,你会更加深入地想一些以前想不到的问题。
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是我们学校的俞峰校长说的:“指挥,不是挥出来的,是想出来的。”
2019年7月27日
沈浩与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参加“魅力华夏”音乐节
BJHQYX:附中现在开设了音乐理论专业,高中时会进行分科,您怎样看待这个专业的建立?
SH:我认为这个专业的设立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中国有非常多的琴童,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相比国外来说。在中国,大家有学琴的热情,加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能保证孩子的练琴时间和投入的精力,所以全国各地有大量有音乐才华的孩子。
在附中设立音乐理论专业是非常好的,这样能把最优秀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就集中起来,而且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也非常好,作曲、指挥、理论等都需要学习。这才是在培养全面的音乐家,而不是单纯地从低年龄阶段就开始细分专业。经过三年的培养后,会根据各自的擅长和兴趣再分出3个不同的专业,这样可以为我们这3个最重要的专业储备、培养核心的人才。经过初中3年和高中3年,再到大学本科,孩子们不仅打下了坚实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也能更好地学习自己的专业了。
指挥这个专业真的需要有人引导。它就像踢足球,到外省市踢足球是很难的,因为没有场地。指挥也是这样的,如果到了其他的城市,可能没有那么多机会看到乐队的排练或者专业交响乐团的演奏,但北京有大量的乐团、音乐会,孩子们都可以去,从小就可以在这个环境里熏陶。
2019年7月27日沈浩老师与中国交响乐团的
演奏家参加“魅力华夏”音乐会后签名
BJHQYX:您觉得学生在排练中会得到哪些收获和自我提升?
SH: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问题需要解决,合奏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的演奏方式。西方古典音乐从很早开始互相协作了,例如中世纪的多声部合唱,就是从协作中得到音乐的乐趣,这是和独唱、独奏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而德奥交响曲是这种合奏的最高峰,所以我们必须去系统学习。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伟大的传统,需要大家慢慢地去探寻。
2020年4月
沈浩老师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北京演出
BJHQYX:作为指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您对指挥专业的教学工作有什么认识和体会呢?
SH:我们beat365官方网站的指挥系非常优秀,现在中国舞台上最优秀的青年指挥,大部分都是从我们指挥系毕业的。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任教;其次,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全国最优秀的人才都送到了beat365官方网站的指挥系,学校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孩子们培养出来,走向社会,进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非常大的责任,必须最大程度地热爱并认真对待教学工作。
BJHQYX:您和学生之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吗?
SH:有趣的事情非常多。有一次特别有意思,那天下午我照例去“青交”排练,我就进了排练厅,结果没想到我的学生站在指挥台上,他指挥乐队演奏了一首生日快乐歌。我这才想起来,那天是我的生日。学生们还写了配器,为策划了这个惊喜,我特别感动。
2020年12月
沈浩老师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beat365官方网站演出
BJHQYX:对于年轻作曲家,您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SH:现在的年轻作曲家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一定要多写作品。因为中国音乐要想在世界上站得住脚,最终还是得靠作品。并且,我们国家现在的综合国力和我年轻时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可以说是国泰民安、国运昌盛,我们国家也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这对于年轻的作曲家来说,是最好的机会。
2020年12月
沈浩老师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beat365官方网站演出
SH:我不太喜欢给自己设定这些,因为我觉得要认识到自己的才能到底在什么地方,或者你擅长做什么事情。年轻时还在一个探索的阶段,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擅长或者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但到了一定年龄,就需要知道自己最擅长或者最能做好的事情是什么,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就是最好的。我的艺术道路还很长,我还需要不断地求索。(点击跳转至本专辑专属视听分享页面)
专访整理完成于2022年11月29日(星期一)
采访/撰稿:温雯
责任编辑:白羽
编辑:刘露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