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弘扬立德树人、鞠躬尽瘁的教学精神,向老一辈音乐教育家们学习致敬,视唱练耳教研室于2024年7月5日组织师生一起探望教研室的老教授们。
上午10点,大家先来到了张建林教授家,他曾担任附中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十年。张老师对少年儿童教学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教过的许多学生正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张建林老师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代教师比一代强是必然的,但也需要站在前辈的基础上,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不久,黄依丽教授在郝卓亚教授陪伴下来到了张建林老师家,黄老师是beat365官方网站第一位视唱练耳专业生,曾多年担任本科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在教学中以要求严格著称,教学经验丰富。黄老师提到了当年在考级时遇到的一些趣事,并反映了许多地区音乐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老师们谈起前不久由学院档案馆校史馆发表的“用生命践行誓言——纪念朱起芸教授逝世40周年”的文章,两位教授表示了对朱起芸老师的怀念:“她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遗憾的是当时很少有这类纪念文章”。
(从左至右:朱珊、王典、芦小漫、齐娟、王晔、黄依丽、张建林、裴聿茹、郝卓亚、周梦天)
中午11:00,老师们一起步行来到洪月华教授家。洪老师今年95岁了,前几天她的学生们刚为其庆祝95岁寿辰。洪月华教授是beat365官方网站附中的资深教师,对学院有着深厚感情,对于能从昌平的养老院回到音乐学院居住感到非常开心:“这是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当看到视唱练耳专业的年轻后辈时,她感到非常欣慰,并表示很愿意为年轻教师提供帮助。在交流中,张建林老师和洪月华老师说到在视唱练耳教学外,他们于不同时期在不同合唱团担任指挥的工作经历,大家纷纷为前辈们卓越的业务能力和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感叹。
(从左至右:王典、朱珊、齐娟、裴聿茹、张建林、洪月华、王晔、黄依丽、芦小漫、张宗杰、郝卓亚、周梦天)
中午12:30,教研室师生一同前往西城区光明胡同,看望朱有臻教授。朱老师曾担任附中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她的教学严格而细致。在与朱老师的交流中,老师们不仅讨论了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及现状,还向学生们详细描述了朱老师当年工作时教研室的教师数量、班级规模以及教学课时,并共同就当今教学模式的改变,大学附中视唱练耳教学一体化,以及提高高考文化课分数线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朱老师向在场所有师生传授了当年授课时的节奏训练法——运用节奏型名称,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节奏概念,将节奏型、名称及音响相结合进行训练的宝贵经验。
(从左至右:张宗杰、朱珊、齐娟、裴聿茹、朱有臻、郝卓亚、王晔、周梦天、王典)
下午3:30,教研室师生一同奔赴丰台怡海花园养老院,看望了姜夔教授,姜先生也已95岁了。他和老师们探讨了许多问题,当老师们提到姜老师的论文和乐理习题集并表示要将其整理汇编时,姜老师非常谦逊,不仅坚称自己没有什么成就,同时还称赞后辈力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裴聿茹老师和王晔老师提到,他们正在整理姜老师等教研室前辈的教学内容,姜老师表示十分支持并加以赞赏。此外,王晔老师还提到姜老师在律学方面的成就,并期待张宗杰老师带领更多青年在这个领域钻研。老师们热情询问了姜老师在养老院的生活情况,姜老师说他仍然坚持每天读书。
(前排从左至右:裴聿茹、黄依丽、姜夔、王晔;后排从左至右:周梦天、王典、王硕璇、齐娟、朱珊、张宗杰)
(前排从左至右:刘持冰、万嘉玲、姜夔、柴文莎、丛一聪;后排从左至右:周梦天、王硕璇、齐娟、裴聿茹、王晔、张宗杰、王典、朱珊)
一天的探望结束了,老一辈教育家们“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给年轻教师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是因为视唱练耳教研室前辈们数十年来的立德树人传统、高标准严要求的治学传统以及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才会有一届又一届优秀专业生的百年传承!在老教授与教研室师生亲切互动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老一辈音乐教育工作者对视唱练耳教学深深地热爱,他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并始终保持激情,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的音乐基础课教学,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视唱练耳教研室主任裴聿茹教授、副主任王晔教授、郝卓亚教授、芦小漫副教授;教师:齐娟、朱珊、王典、王硕璇、周梦天、张宗杰以及视唱练耳专业生:刘持冰、丛一聪、万嘉玲、柴文莎。
(供稿:视唱练耳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