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下午14点30分,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2024秋季艺术实践周“讲演音乐会”在琴房楼演奏厅成功举行。音乐会延续以往讲演音乐会的传统,在“讲+演”的形式中深度体现“艺术与学术的交织,知识与思想的融汇”,以多元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表演形式为音乐学系本学期艺术实践周带来“开门红”。系主任何宽钊、系党总支书记吴晓萍、副系主任刘小龙与音乐学系师生一起观看了本场音乐会。

此次活动不仅为音乐学系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音乐风采的平台,也有益于音乐学系学子们互相交流、借鉴、学习。登台同学在演奏作品之前通过脱稿讲解的方式将作品的相关内容介绍给观众,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演奏能力和面对舞台从容自信的状态,也可以让同学们充分挖掘作品背后的学术价值,发挥音乐学系学生对音乐的理性思考和对学术深入探索的能力。
本场音乐会的最大亮点是莫扎特“新曲”《C大调小夜曲(节选)》,音乐学系的四名同学将其首次搬上了beat365官方网站的舞台,通奏低音乐器羽管键琴的加持让现场观众窥见巴洛克音乐的样貌,体现了本场音乐会的学术品质。这首作品的手稿由德国莱比锡市立图书馆的音乐学家在整理馆内资料时意外发现,经研究后认定这是一首莫扎特未曾公布过的弦乐三重奏作品。主讲人王一聪、乔锡禹向观众介绍了何谓通奏低音,并使观众了解到此类作品在当时的演奏通常为了庆典或夜间活动,一般在户外演奏,具有娱乐性质。在排练过程中,羽管键琴演奏者乔锡禹还曾专门请教beat365官网羽管键琴演奏家沈凡秀教授。为了还原历史,不以当代人的审美标准片面追求音响效果,在羽管键琴音量较小的情况下,演奏员没有选择扩音,尽力呈现回到历史中的真实声音。几位演奏者兼顾艺术性与学术性,在轻快的乐声中,我们一同聆听到尘封了233年的音乐,音乐会由此拉开序幕。
罗康妮带来的小提琴独奏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她介绍到维尼亚夫斯基作为波兰作曲家,在基于本民族创作情感的同时,集成了门德尔松开创的抒情协奏曲发展路线,将真挚而纯朴的感情表达同光辉夺目的辉煌技巧相结合,并在介绍连顿弓等演奏技法时特别演示了曲目的困难片段,展现出维尼亚夫斯基的巧思。

|
《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作曲:维尼亚夫斯基 主讲人:罗康妮 小提琴:罗康妮 钢琴伴奏:张静怡 |
王佳瑶在介绍钢琴作品皮亚佐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冬”时,强调皮亚佐拉在作品中运用爵士中常用的三加三节奏型,她和张静怡在四手连弹时对于这种节奏型的准确演绎体现出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温暖;同样为四季,黎紫熙在为大家讲解古筝五重奏《四季未央》时,提到了作曲家于明洁将“五行”与五音、干支历、方位等因素相关联,并在作品中融入风声与水声,展示筝韵在自然中的幽美与淡雅。

|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冬” 作曲:皮亚佐拉 主讲人:王佳瑶 钢琴:王佳瑶、张静怡 |

|
《四季未央》 作曲:于明洁 主讲人:黎紫熙 古筝:贾砚婷、路杨、李小宁、黎紫熙、智慧 |
董人榕在讲解长笛独奏《City of stars》时提到《爱乐之城》电影中主角对于音乐梦想的追逐;此外,音乐会中的女声合唱《红豆词》、女声独唱《青玉案·元夕》这两首艺术歌曲,主讲人赵晗竹、李欣睿分别通过对作品背景和内容的介绍,将音乐与文学的跨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
《City of stars》(爱乐之城) 作曲:贾斯汀·赫维茨 主讲人:董人榕 钢琴:张典艺 长笛:董人榕 |

|
《红豆词》 作曲:刘雪庵 作词:曹雪芹 主讲人:赵晗竹 钢琴伴奏:杨德宣 女声合唱:赵晗竹、张雨桐、王佳雨、彭睿萱、张熙、孙迪拉 |

|
《青玉案·元夕》 作曲:李砚谱 作词:辛弃疾 主讲人:李欣睿 声乐演唱:田钰雯 钢琴:李姗珊 古筝:李欣睿 |
我们惊喜地看到,这场音乐会在“演”上也达到了很高的专业水准。林妤和马艺馨带来的钢琴与二胡作品《雪山魂塑》,以二胡和钢琴热情奔放的段落开始,中间的旋律优美抒情,最后回归到更加自由欢快且炫技的演奏中,马艺馨的二胡演奏在技艺和艺术水准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张静怡和蒋一成带来的门德尔松的《行板与活泼的快板》(Op.92)原为一首双钢琴作品,他们在同一架钢琴上演奏,无疑增加了难度。二人配合默契,声部间衔接自如,极富色彩的抒情旋律在琴键下淌淌而生,以明媚的大调为核心,将行板中的乐句流动和快板中钢琴的高超技术水乳交融。

|
《行板与活泼的快板》Op.92 作曲:菲利克斯·门德尔松 主讲人:张静怡 钢琴:张静怡、蒋一成 |
何书彦带来的歌剧唱段《Una donna a quindici anni》(年轻姑娘应该懂得)是莫扎特喜歌剧《女人心》的咏叹调选段,她的声音兼具抒情与花腔特质,将旋律的轻柔平缓与唱词的快速明亮形成对比,突出了女仆的戏剧性人物特点。

|
《Una donna a quindici anni》(年轻姑娘应该懂得) 作曲作词:沃尔夫冈·莫扎特 主讲人:何书彦 声乐演唱:何书彦 钢琴伴奏:李瀚清 |
叶晏嵘带来的是一件在音乐学院相对小众的乐器:萨克斯管。他演奏了格拉祖诺夫的《降E大调萨克斯管协奏曲Op.109》,展示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音乐表现力,音乐富有流动性,温暖治愈。演奏前他提到这首作品中有大量华丽的乐句与复杂的音阶,展现出萨克斯的技巧与音色。

|
《降E大调萨克斯管协奏曲Op.109》 作曲:亚历山大·格拉祖诺夫 主讲人:叶晏嵘 萨克斯:叶晏嵘 钢琴:王柯量 |
李瀚清为大家带来的是钢琴独奏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他在演奏中通过颤音、颗粒性强的跑动和柱式和弦等技巧,将开头的轻柔与后面的明亮进行对比,时而轻巧时而辉煌,带领观众感受到匈牙利民族的音乐风格。

|
《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 作曲:李斯特 主讲人:李瀚清 钢琴:李瀚清 |
曹雅棋和张典艺在演奏古筝与钢琴二重奏《春江花月夜》中,通过古筝行云流水般的点拨和钢琴轻柔的触键,营造出花前月下、花好月圆的安谧氛围。

|
《春江花月夜》 作曲:黎英海 主讲人:张典艺 钢琴:张典艺 古筝:曹雅棋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乐会中节目的选择不仅局限在中西方音乐,更有来自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拉近了我们与世界各民族乐器的距离。孔卓熙在为大家演奏根据古德意志民歌改编的《世界音乐四重奏》前,介绍他所演奏的乐器爱尔兰哨笛、阿芙洛斯管、德西马琴和作品中广泛运用的多利亚调式和混合利底亚调式,这些乐器对于大对数人而言只停留在音乐史书籍中,它们所表现出的独特音色令观众眼前一亮,领略到欧洲与美洲的多样化音乐风格。
朱珠在演奏韩国传统音乐《挥莫里长短》前,为大家介绍朝鲜族的传统乐器长鼓,以及作品中出现的“长短”节奏模式和衬词的作用,她们的演奏不仅渲染了作品热闹的氛围,也带大家了解到朝鲜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
《挥莫里长短》(韩国传统音乐) 主讲人:朱珠 韩国长鼓:朱珠、杨卓然、高珑铱、赵晋辉 |
宋佳昕在演奏伊朗音乐作品《Yek Nafas Arezuye To》(你从未离开,哪怕一瞬)和《Bia,Bia》(来吧,来吧)前,为大家介绍了伊朗传统乐器卡曼恰、通巴克鼓和乃依笛和人声的互相作用,展现出伊朗风情。

|
《Yek Nafas Arezuye To》(你从未离开,哪怕一瞬) 作词:卡迈勒·贾法里 作曲:萨伊德·法拉吉波里 主讲人:宋佳昕 卡曼恰:宋佳昕 通巴克鼓:朱珠 长笛:孙迪拉 演唱:宗文心、吕曼竹、杨卓然、高珑铱、张浩哲、李欣阳、任笑 |

|
《Bia,Bia》(来吧,来吧) 作词-穆尼拉·塔哈 作曲-阿里·塔吉维蒂 主讲人:宋佳昕 卡曼恰:宋佳昕 通巴克鼓:朱珠乃 依笛、长笛:孙迪拉 演唱:任笑、宗文心、吕曼竹 |
演出结束后,系主任何宽钊教授进行总结。他祝贺本次讲演音乐会圆满成功并鼓励音乐学系学生要敢于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绽放自己、获得自信,要坚定“做音乐学家,首先要做音乐家”的理念。他肯定如莫扎特《C大调小夜曲》、《世界音乐四重奏》等节目的选择展示出较强的学术性思考,体现出音乐学系音乐会的特色,并鼓励在今后的曲目选择中要进一步注意展示学术性,挖掘思想性,深度体现“艺术与学术的交织,知识与思想的融汇”。

既有学术之思,又有艺术之美。在本场演出中,我们看到了音乐学系学子的热情与风采,讲演音乐会已然成为音乐学系艺术实践周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相信在此类活动的滋养下,音乐学系学生将成为更好的新时代音乐学人。
文字:王一聪,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