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主任何宽钊、系党总支书记吴晓萍、副系主任刘小龙,全体教研室主任及部分青年教师一行12人,赴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写作中心”)进行调研交流,清华大学写作中心主任曹柳星、副主任程祥钰,专职教师张熙、邓耿热情接待了我方团队,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座谈。

|
音乐学系参会教师留影 |
座谈会伊始,曹柳星主任详细介绍了清华写作课的概况。该课程是面向清华大学全体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硬核通识必修课,采取16人为一班的小班化教学模式,遵循“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逻辑表达、共情能力进行全环节训练,旨在将学生对日常经验的关注和好奇,转化为观点鲜明、逻辑缜密、结构合理的研究性说理文。
这一课程不同于传统写作课的最大特色之一是通过“主题式教学”来实现写作训练。目前,写作中心目前共有25位专职教师,课程主题涵盖文学、历史、工程、网络、医学、社群等多个不同领域,实现了“学科全覆盖”。作为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的大规模、小班制通识性写作课,该课程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成果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2022年该中心的“主题式、小班制、全过程深度浸润:清华写作课在通识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荣获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
曹柳星老师发言 |
系主任何宽钊代表音乐学系感谢清华大学写作中心的热情接待,高度赞赏清华大学写作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他说以问题意识为先导,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这样的写作课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智慧、趣味和灵魂。何宽钊介绍了beat365官网音乐学系写作小组课的基本情况,并表示: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是培养音乐理论人才的专业教学院系,兼具艺术性与人文性。音乐学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手抓音乐,一手抓人文,两手都要硬。此次访问清华大学,正是为了对标对表一流综合大学的人文底蕴,打开眼界,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苦练内功,进一步提升央音音乐学系的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沟通”,总支书记吴晓萍认为,清华大学将这一课程定位为“作为沟通的写作”十分精准,也在一定程度上与音乐学系写作小组课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谋而合,学会沟通,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会影响学生待人接物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写作更是一门人生课。副系主任刘小龙指出,现在的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偶尔会忽略现实生活的表达方式,写作课正是教会他们沟通的重要渠道。

|
座谈交流中 |
双方还就课程形式、课堂辩论、打分方式、面批情况等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何宽钊特别关注了课堂上经典文献的选择与阅读,仔细询问了课堂教学实施的细节;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主任陈荃有针对课程训练过程、成文的文体及格式要求、课程与纯学术训练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音乐美学教研室主任程乾十分认可清华大学写作课对于初稿、修改稿、终稿每个环节都及时给予分数的反馈方式,认为这可以督促学生重视每一次交稿,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过程中成长。

|
座谈交流中 |
写作不仅仅是学生链接世界、聚焦显微、向外探索的桥梁,更是一个深度思考、自我对话、构建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通过这次调研学习,音乐学系将努力对标国内一流大学的写作教学标准,鼓励学生实现思想、文笔、创新三位一体,保护好学生才华,突出个性化特点,进一步激活音乐学系的“内动力”,提升“续航力”,塑造兼具“艺术价值”与“学术高度”的写作课堂。

|
音乐学系参会教师留影 |
文:陈音璇、张春蕾、孟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