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音乐学系2024艺术实践周征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信息来源:音乐学系 发布日期:2024-07-26 15:57:37 更新日期:2025-03-22 16:05:02

2024年下半学期的音乐学系艺术实践周活动,精彩纷呈。既有如王次炤教授的专题讲座“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的学术传统”这样高屋建瓴的活动,也有如“世界民族音乐——印度塔布拉鼓工作坊”这样充满合作乐趣的活动……其中,让我最难忘的便是我所参与的“音乐学系学生中国民歌、戏曲、说唱交流展示”活动。这场活动虽然体量不大,但内容丰富。同学们演唱的民间音乐的流行地域涵盖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范围广阔,种类繁多,正所谓“曲不言雅俗,南北俱可作唱;戏无论大小,东西皆能传情”[1]。因为对民间音乐进行尽可能还原的学习模仿,并能自如地表现出民间音乐的核心特色,是音乐学系学生,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方向学生的“硬核基本功”,而这次活动正好是一个对自己所学所感音乐掌握程度的检验机会,所以我便抱着锻炼学习的心态报名参演了本次活动。

一、报名之前,心中踌躇

就在活动收集曲目信息的那两天,我嗓子因病又疼又哑不见好转,正在犹豫要不要参加时,系里老师们宽慰安抚了我,热情点燃了我。“实在不行,就降调!”,我这样想着,便将我老家的地方说唱音乐形式淮北大鼓报了上去。作为交流活动,我本想将自己学的内容以最原本的样子还原呈现给大家,但临时生病不得不降调演唱,于是在琴房练习时,我一方面努力寻找原调的感觉,按原调练习;另一方面,为了细节更好呈现,我反复寻找降调的分寸,究竟哪个调唱起来既能便于我还原细节,让听者听着不担心,又能有原调的高亢之感,于是在反复尝试了数天后终于做了决定。

二、练习之中,百感交集

从老家寄过来了说书鼓和说书板,只剩下2天时间让我熟悉这两个老朋友。考本科时,同样是它们陪着我,那时是日日夜夜朝夕相处,练习时的苦没觉得多苦多难。而当下面对面时,再打起板的左手不一会就红肿了起来,右手总是不听使唤地抢拍拖拍。于是我的心情也就随着练习越来越复杂。既有重新演唱故乡音乐的喜悦,又有夹杂在表演中那挥之不去的生分;既有总是无法完整呈现一遍的恼火,又有对传统音乐独特魅力的感慨……练习时我意识到:不是节奏对了,音高对了,就对了。音律好寻,味道难寻。最直观的:音高与节奏之外,还有咬字:光是在讲家乡话口时的口腔内部形状,都是我要认真花上数年时间琢磨练习的难题。想到此,心性就又平静下来,继续练习……

三、演出之时,心潮澎湃

演出的前天晚上,我仍不能一次不中断地演唱下来,我便把心态先放平:功夫不是想拾就能拾起来的,都需要长久的练习。比起完整不错,更重要的是我要用最真挚的感情,充分大方地唱出我对淮北大鼓的理解。于是到了上台时,果不其然,说书板刚打了六七下,突然飞了。飞翔的说书板,给我带来了释然的心态,给我带来了更好的打板手感,给当场的气氛变得更加轻松自然,老师与同学们的掌声也给我充了许多的心阳,让我更加敢于展现自己。一曲唱罢,结果已然不重要。我已经在台上展现了我想展现的理解,获得了我想要的经历。

演出后的合照

经过了这次实践,我现场感受到了祖国各地的特色传统音乐,在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音乐的魅力,同时上台的机会,既检验了我的学习成果,也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艺术节,还能登上舞台,为大家表演我热爱的来自令我自豪的家乡的艺术!


参 考 文 献

一、网站

[1]https://mp.weixin.qq.com/s/LcNyyLrlQH2E0NY4lWULEQ,访问于2024年5月28日。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微信公众号:《2024音乐学系艺术实践周|中国民歌、戏曲、说唱交流展示》。


文/梁翰轩

音乐学专业21级本科生